愛情認知失調
- Joanne
- Jan 23, 2018
- 2 min read

有愛情的人有煩惱,沒有愛情的人有煩惱。愛情,自古以來都是一個煩惱的泉源,亦因而成為一個生生不息的話題。
如果你在愛情方面作出了一個決定,是開展一段關係也好,是結婚也好,是踏入冷靜期也好,是分手也好,是離異也好──假如在下決定後感到有點不對勁,除了是因為需要適應決擇所帶來的改變外──也許所面對的是一種失調,心理學稱之「認知失調」(cognitive dissonance)。
稍安無躁,「認知失調」與「思覺失調」無關,「認知失調」不是一種病,而是一種思想上的衝擊。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彼彼皆是,如果我們作出一個決定,而該決定有違個人的一貫想法什至價值觀,「認知失調」便會產生。例如:你一向厭惡桃紅色,但經不起售貨員的苦苦推銷買下了一件桃紅大衣。回家後,心裡覺得「唔多妥」卻又不一定能道明因由,這種「唔多妥」的感覺便是「認知失調」了!
在感情方面,當一個人做了一個決定,接下來身份會隨之產生變化。可能由單身變為已婚,又或者由已婚變成離婚。
如果撇除因變化而產生的壓力與不安,而心裡仍有一種「唔多妥」或「唔對路」的感覺,那就是「認知失調」了。
那麼,人通常會怎樣處理「認知失調」呢,?我們可能開始說服自己。例如:你一向鍾情俊男,但基於種種原因接受了一位其貌不揚的男士的追求。由於對方的外型與個人一直的取向大相逕庭,於是便出現了「認知失調」。於是你就會開始說服自己,你可能會自我排解以改變自己的觀感:「他的外貌也不算差。」或改變自己一向重視外型的傾向:「長得英俊的多數比較花心。」;什至放大對方的優點以達到轉移視線的目的:「他人品好,這才是選情侶的首要條件。俊男?扭開電視便看到啦!」
要避免與「唔多妥」情人展開霧水情緣,或放棄一段你重視的感情以致抱憾終生,做任何有關情愛的決定都要三思,冷靜一下,想清想楚,避免日後面對「認知失調」時要大費唇舌自圓其說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