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
我對你好,你對我好
- Joanne
- Feb 1, 2018
- 2 min read

愛情與友情有共同點,亦有迥異之處。其中分別在於我們對情人有期望,對朋友則比較包容。例如朋友遲到,我們最多笑說要對方請客,但情人遲到,我們多數也不會一笑置之,尤其當情況一再發生。又譬如,朋友送禮,合心意與否,我們也會道謝;但情人送的要不是我們的心頭好,我們也許會過分坦白,無法控制面部表情,露出不悅之色;又或將問題深化,認為對方不了解自己。
其實兩個人相處,有很多細微處可以揣摩,可以花點心思求進步。其中一個竅門是運用心理學的概念——「回報常模」(reciprocity norm)。看似深奧,但說穿了只是淺白的「將心比己」——人家對自己怎樣,自己也怎樣對人家。例如人家請你吃了一頓飯,心裏難免覺得欠了一個人情,到自己也請了一次客,彼此拉平才能心安理得。
用主動一點的角度來看,就如聖經所說:「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。」如果你盼望情人怎樣待你,你可先以身作則。你希望對方每天下班都致電給你,你可以先這樣做;假如你盼望對方陪你出席家庭聚會,你也得先和顏悅色的參與對方的家庭活動。要別人付出,自己先要付出,不要抱「奉旨」的心態對待任何事。
愛情裏是沒有公平的,公平只可勉強在事業裏找尋。說到「回報常模」,並不是鼓勵大家去誘發對方「虧欠」的內疚感,事實上有來有往的關係才能維持得長久。
要找到相愛的伴侶不易,常言道:「珍惜眼前人」。「珍惜」兩字,口講無憑,行動最實際。先以自己為起點,多一點愛,配合實際行動,多一點體諒,少一點要求,兩個人才有希望共偕白首。
Kommentare